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北宋小地主 第九十九章 扶危济困晁天王
    荆南城聚集的三五千流民九成是从江南逃难而来。来到江陵府这个富庶的地方希望得到官府的救助。可惜,百姓的想法很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最先一批的难民来了快一两个月,大多流落街头乞讨。每天聚拢在府衙外,最初还会有官人出来问询。可随着往后问的人也没有,更无人来安置救济。

    这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无去投奔,茫然无助,近乎绝望。

    “三娃子,知府大人有没有个话?”

    “哎,我们几个依旧没有看见府伊老爷。”

    “大爷,实在不行我们就离开这里吧!”

    ……

    荆南城府衙外,很多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百姓或坐或躺。不少妇人抱着孩子抹泪,娃儿嗷嗷啼哭。一个衣衫单薄,拄着拐杖的花甲老人问着从府衙走出来的几个后生,可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

    聚集在此处的众多难民闻言哗啦一下子议论纷纷:“他们那些当官的想着捞钱,才不管我们百姓死活。”

    “天下乌鸦一般黑,走到哪都是贪官污吏。”

    “全是些蛀虫,让我们老百姓怎么活哟!”

    “你们乱嚼舌根,信不信把你们投入大牢?”

    “滚,滚,滚,给小爷滚远点,你们这群臭要饭的。”

    ……

    几个在外面守门的衙役听到百姓议论,举起水火无情棍喝骂,接着嫌弃的驱赶,吆五喝六,好不嚣张。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铜锣哐啷敲响。

    两个汉子骑马飞奔,一个敲锣,另一个放声大喊:“父老乡亲们呐!山东客商在月仙楼外开设粥棚,接济各地难民,发放钱粮,可北上济州谋生。”

    一遍遍地呼喊响彻街道,让那些原本快绝望的百姓仿佛看到曙光,在确认没有听错后轰动起来。携老扶幼,挑着担推着车,一路打听前往月仙楼。

    这一幕发生在城中几个方向!

    那些聚集在街道边,酒楼外的棚子内的流民在听到铜锣呼喊声,先是呆滞片刻,反应过来纷纷行动。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钱财耗尽,濒临弹尽粮绝。

    随着城里的流民汇聚,如潮水般向城中月仙楼涌去。

    月仙楼,靠近城西的位置,在荆南城中算不上大酒楼,但绝对是口碑最好的。东家老李为人和善,待人赤诚,物美价廉,周边百姓无不是称赞有加。

    此时两层小楼门口,支起了十来个烫羊用的大铁锅。底下篝火熊熊燃烧,浓稠的米粥咕咚咕咚翻滚。

    一股香甜味弥漫整条街道!

    那些汇聚过来的流民直勾勾的看着,不停地吞咽唾沫。没有人拥挤推搡,因为自觉排队,挨个前往。几个木牌上红色大字显眼还有人一遍遍朗读。

    “父老乡亲,不要拥挤,人人有份,还会有救济口粮发放。务必遵守秩序,自觉列队,别影响他人。”

    ……

    是的,借着月仙楼之名开设粥棚,接济流民是晁盖做的。在地头蛇马勥,马劲的带领下,便找到人缘好,又心善的酒楼东家,给足了钱包下酒楼。

    又到信誉最好的腾家商号购买大批粮食,半数喽啰押粮,购买物资,半数人在酒楼外熬粥接济流民。酒楼东家老李热心肠,带领一帮伙计来帮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