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让你看一眼,没让〕〔直播卖功法,我开〕〔我真的有仙人之姿〕〔野村名医〕〔乡野风流小村医〕〔乡村妖孽小傻医〕〔恐怖末世:开局先〕〔亮剑:让你发展,〕〔抗战:百倍返现:〕〔神奇宝贝:大师系〕〔少年歌行:青城道〕〔原神:开局转生大〕〔万界神王:从召唤〕〔开局认爹!修真女〕〔开局流放,我在恶〕〔新婚夜被鸽后我绑〕〔带种田系统嫁病娇〕〔流放,神医小娇妻〕〔傅爷,你的替嫁新〕〔女扮男装出逃后,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走进不科学 第五百九十一章 基地的最后一块拼图...落位!
    在杨文与刘运权交流完毕后。
    刘运权便开始着手安排起了代表团....或者说这次毛熊参展商贸团的人员事宜。
    虽然这次整个商贸团的任务非常艰巨,其影响可以说关系极其深远,不知道多少人的视线锁定着刘运权他们。
    但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特殊原因,商贸团的政治规格并不算高。
    在随行的十五人中。
    除了刘运权这个回国述职的毛熊驻点负责人外。
    剩下的不是资历丰富但级别不高的外联干事,就是多次参加过对外贸易的老油条。
    大人物就别说了,部门前三把手都见不着踪影,全是科级处级的小干部,主打一个低配置高性价比。
    三天之后,首都食品厂生产出的40箱可乐正式封装完毕。
    第四天上午,十五位商贸团成员准时在首都外联部门所在地集结。
    刘运权与杨文逐一核实了成员身份,在保密阵线的同志检查完各自行李后,商贸团正式动身。
    又过了三个小时,商贸团抵达了SJZ机场,搭乘已经等候在此的专机飞向了.....莫斯科。
    ...........
    而就在商贸团动身的同一时间。
    数千公里外的221基地。
    徐云则与老郭、李觉以及钱五师等人正戴着安全帽,跟随基地建筑工业队的负责人苏承邺来到了偏僻的一处工地边。
    不过别看这处工地靠近外围,实际上它的代号可不低,坐着十八分厂中的第六把交椅。
    “一......”
    “二......”
    “三......”
    “四......”
    “五......”
    看着面前方方正正的五间建筑。
    老郭、李觉这些较早到任的基地领导脸上,忍不住齐齐露出了一股感慨。
    如果把时间往前推一个半月。
    试问当时谁能想到,看似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修建完毕的爆轰试验场,能够在一个月后就提前落成呢?
    没错,爆轰试验场。
    今天一众领导聚集在此的目的,便是因为整个基地上上下下操心许久的爆轰试验场,总算是正式落成了。
    过了片刻,一位地中海发型、约莫五十左右的小老头儿走到了几人身边,说道:
    “几位领导,外头天气热,要不咱们边参观边说吧。”
    李觉闻言与老郭几人对视一眼,做了个请的动作:
    “没问题,高工,请你带路吧。”
    老郭则一边推着徐云的轮椅,一边低声介绍道:
    “小韩,这位同志就是这个轰爆试验场的总负责人高元明同志,在之前的常务会议上已经被正式选为了六分厂的厂长。”
    徐云了然的点了点头。
    高元明这个名字他不太熟悉,只是感觉好像在哪儿听说过,不过从职务上看应该是个很有能力的同志。
    随后在高元明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最近的一栋建筑。
    这栋建筑....或者说这五栋建筑的外观基本上完全一致,看起来就是个一层高、占地面积不过40平米的小楼。
    这五栋建筑唯一的不同,就是入口处标着几个不同的数字。
    例如徐云他们进入的这处建筑。
    入口处用一个红色油漆画了个圈,中间写着个【2】字,然后就仅此而已了。
    但在走进建筑之后,徐云等人面前却出现了另一幅景象。
    建筑内部和之前徐云去的理论部一样,建筑的外壳只是个装饰,真正的‘主角’被藏在了地下:
    小楼内部有着一条通向地下的楼梯,楼梯边则依旧是一处用于物资运输的升降平台——随着徐云在基地参观的场所越来越多,这种配置估摸着今后不会少见。
    毕竟地下设施可是科研的标配,别说华夏了,毛熊和海对面那边也不少见。
    紧接着,比较年富力强的领导走向了楼梯,年纪比较大的前辈和徐云则乘坐升降平台抵达了下一层。
    结果刚一走出平台。
    徐云的眉头便为之一挑。
    之前陆光达带领的理论部同样位于地下,但比起理论部略显昏暗的灯光效果,爆轰实验室的光线却要亮很多。
    徐云仔细看了看,不出意外的话,周围挂着的应该是碘钨灯。
    碘钨灯的光效可以达到30左右,内部充着充入碘蒸气,低温的时候会与钨化合,在高温与其分解。
    正因如此,碘钨灯要比普通白炽灯更亮而且寿命更长,
    这种光线强度已经接近了后世办公楼的亮度,这对于眼下这个时代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毕竟碘钨灯在两年前才被刚发明出来,在如今全面封锁的局势下,算是个实打实的稀罕物。
    如今国内倒不是说完全没有这玩意儿,但想要凑齐这么大阵势还是比较困难的——如今国内的碘钨灯一般集中在首都、魔都这些大城市的大型广场上,哪怕是稍小点儿的省会都见不着。
    而在这些强力光线的照射下。
    地下室的情况也清晰的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众人的左右两侧各有一间宽大的屋子,单独一面墙的长度看起来就有十米左右,不过两间屋子的细节上略有差别。
    左边那间的屋子墙面全部由精炼的钢铁合金组成,厚度由于视线问题未知,单幽暗的金属面板在光线的照射下透着一股冷厉的压迫感。
    钢铁墙面的中部则有一扇闭合的金属大门,大门高度大概有两米左右,结构为单开式,左端有着一个方向盘模样的转盘锁。
    右边的那间屋子墙体则以混凝土为主,左右两侧各有一扇铁门作为入口,看起来要低配一些。
    “诸位,如你们所见,这里就是我们爆轰试验场最重要的二号工位了。”
    随后高元明主动走到了众人面前,指着两侧说道:
    “左边这间由钢铁包裹的便是编号甲的实验场所,主要负责冷爆实验。”
    “右边的则是数据采样中心,职能是在冷爆实验后立刻对各类数据进行收集。”
    “为了这两间屋子....尤其是甲号试验场的顺利建成,咱们前前后后可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真不容易啊......”
    听闻此言。
    现场的众多领导纷纷点了点头。
    看过《走进不科学》这本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从结构上看。
    原子弹由高能炸药和核部件组成的。
    当高能炸药爆炸压缩核部件,使其裂变产生能量并将其释放出去,这就是正常的核爆。
    这种核爆过程呢,又叫做热试验。
    但对于一个原子弹研制项目来说,啥都不干就进行核爆肯定是不合理的。
    在热试验进行之前,肯定要先进行一种不加入核爆材料、只测试高能炸药的预实验——毕竟要检测除了核材料外的部分运行是否正常嘛。
    这种实验就是所谓的冷实验,也就是‘冷爆’。
    而执行冷爆实验的场所,便是爆轰实验室。
    因此爆轰实验室可以看成是原子弹在应用领域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关卡,若是没有这个试验场,炸药的研发将会非常困难。
    但爆轰实验室又不是简简单单挖个坑那么简单,它的设计过程需要涉及到很多关键的参数。
    221基地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才突破了爆轰实验室的设计壁垒,接着五月中旬通过报告,六月上旬正式开始施工。
    但在施工之后,基地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气象条件对于爆轰实验室的修建影响太大了,暴雨会影响基坑,沙尘则会让整体结构达不到荷载要求。
    从六月到七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施工队才完成了当月预期规划的20%不到。
    当时纵观整个基地,连老郭和陆光达都快要放弃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便同时投向了一旁的徐云。
    在发现气象情况对施工效率有极大影响后。
    基地尝试着用人力收集数据进行气象推演,但叶笃正他们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但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个项目要被无限延后之际。
    韩立。
    这个老郭从贵德县带回来的那个病号,却拿出了阻尼器原理以及气象多普勒雷达技术,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又贡献了大量、全新且有价值的知识与概念。
    不夸张的说。
    韩立这个七分熟的出现,让基地在最近两个月的发展效率从约等号变成了两个大于号,瞬间提升了一大截。
    徐云身后的老郭显然也想到了这点,只见他沉默片刻,轻轻拍了拍徐云的肩膀:
    “韩立同志,辛苦了,我代表基地全体同志,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云则在轮椅上微微侧了侧身子,算是‘让’过了老郭的这番话。
    开玩笑,这话他可真受不起。
    毕竟......
    真正称得起【辛苦了】这三个字的人,应该是老郭本人、是李觉这个厂长、是高元明这个炸药工程师...是现场除了徐云外的每一个基地成员才对。
    如果没有他们吃的苦,徐云哪能在后世享受到那种生活和学习环境呢?
    老郭他们恩惠的可不是徐云这一代人,他们是替华夏数十亿的人民吃了成倍的苦。
    而徐云所做的,只是把他们后世的福泽拿出微不足道的一点反哺回去罢了。
    这要是都要被酬功,回去以后是要被人骂是啾啾啾的!
    过了片刻。
    高元明带着众人走到了左侧....也就是实验场地的入口边,由于他年纪已然不轻,便让两位力气比较大的青工打开了转盘。
    嘎吱——
    随着入口的开启,一条过道随之出现。
    高元明引着众人穿过过到,没一会儿,一处空旷的场地便骤然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从目测判断,这处场地的面积大概有上万平米,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上的某些区域上还摆着一些东西:
    有石头,有木头,有金属板,徐云甚至还看到了一辆自行车......
    另外墙壁的四周还镶嵌着各种各种的东西,有些墙面连结构都是坑坑洼洼的——从整体的高规格设计不难看出,这种可坑坑洼洼的布局应该是刻意为之。
    “诸位,这就是我们实验场地的实景了。”
    来到现场后,只见高元明走到了众人最前方,指着入口的墙壁说道:
    “这处墙壁由高强度的混凝土组成,厚度5.72米,外部还用钢板包裹,可以承受很强的爆炸冲击。”
    “实验场地的规格则是一个100X100米范围的正方形,位于地下18米的位置。”
    “至于场地内的这些道具和墙体,则是用来检测高能炸药威力...也就是爆炸冲击力的道具。”
    “爆炸冲击力?”
    听到这个词。
    众多随行人员中,一位个子很高但却异常瘦弱的黑衣男子忍不住扶了扶眼镜,出声对高元明问道:
    “高工,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如果我没记错,炸药性能的检测一般是通过某些仪器完成的吧?”
    “比如说冲击感度、热感度还有其他一些参数,这些仪器国内应该也有才是。”
    高瘦男子这番话说完,现场还有几位对炸药略有了解的专家也跟着点了点头。
    炸药性能测试。
    这算是一项出现时间很早很早的技术学科,它基本上和人类近代史是同步的。
    尤其是20世纪初各种仪器出现后。
    炸药性能的测试也逐渐开始朝精确化发展了起来。
    例如在眼下这个时期,炸药的性能主要停留在敏感度测定这一块。
    所谓敏感度,指的就是炸药在外界作用下引起爆炸的难易程度,简称感度。
    目前的感度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机械感度、
    热感度、
    爆轰感度。
    核武器的高爆炸药属于军事炸药,这类炸药对机械感度和热感度要低一些,爆轰感度要高一些。
    这种测量主要以冲击波为主,根据冲击程度进行数据化的还原。
    当然了,这种还原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是一种近似的算法。
    等再过数十年。
    随着光谱分析设备的发展,还会出现核爆炸核心温度、辐射指标之类的高精度评估。
    诚然,眼下这个时期很多后世常见的精密仪器还没出现,但多少一些早期设备还是存在的。
    即便是目前口袋里一穷二白的兔子,想要拿出几台测量仪器也不是很难。
    面对高瘦男子提出的这个问题,高元明沉默片刻,嘴角扯出了一丝苦笑:
    “这位同志,如果我所料不错,你应该是搞理论研究的吧?”
    高瘦男子点了点头,自我介绍道:
    “没错,我叫王华,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现在在理论部四组负责一些数据求解。”
    高元明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随后解释道:
    “王华同志,你可能在平时和应用领域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下意识忽略了一些比较细微的细节。”
    “例如说....我们实验的炸药的当量。”
    王华眨了眨眼:
    “当量?”
    “是啊,当量。”
    高元明轻轻叹了口气,指着周围说道:
    “你是搞理论的,所以应该也很清楚,我们预设的原子弹当量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数值区间不会低于两万吨。”
    “而想要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诱发铀235核分裂达到这种爆炸量级,我们需要的高能炸药...也就是黑索金或者类似性能的自研炸药,最少需要10公斤的药量。”
    “这种量级的炸药冲击有很大概率会超过测量仪器的上限,从而导致仪器使用个几次就会严重损坏。”
    “而我们一旦进入应用研发阶段,爆轰实验室平均三天就要进行一次实验,或许一次实验的仪器损耗咱们能承受得起,但十次呢?二十次呢?”
    王华微微一怔,整个人陷入了沉默。
    他确实忽略了这一点.....
    而在他对面,高元明则依旧在摇着头,深吸一口气,指着最近的某个标靶说道:
    “所以我们只能放弃仪器测量,通过试验场地设计时规划的一些特殊墙体暂时的‘收纳’轰击数据,另外就是采用这些不同方位和距离的标靶来进行分析。”
    “我们在标靶上涂了一些硫化氢相液,这种相液极其不稳定,在受到冲击波后会迅速燃烧。”
    “在爆炸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操作员就会躲在隔壁那间混凝土安全室内待命,等爆炸结束之后,他们就会立刻来到实验场地收集这些标靶。”
    “事后通过对硫化氢相液燃烧的情况进行分析,再用多标靶平衡误差,我们就能大致确定炸药的效果了。”
    “硫化氢?”
    刚回过神的王华童孔骤然一缩,语气都提高了几分:
    “那东西不是对人体有剧毒吗?而且操作员就在隔壁待命,万一被炸药的冲击波波及了怎么办?”
    “元明同志,你这是把操作员同志的性命置于险地,这太不合理了!”
    “没错,是不合理。”
    面对有些发怒的王华,高元明却很是平静的点了点头:
    “所以第一批的操作员将由我和我家的二小子亲自担任,如果出了事,把我这把老骨头的命拿去就是了。”
    高元明话一说完。
    王华原本盛怒的表情立马僵在了脸上:
    “......”
    与此同时。
    一旁的徐云的脸上也同时浮现出了一抹恍然。
    他总算想起来高元明是谁了.......
    原来是那位?!
    记忆力好的同学应该记得。
    之前在拿出阻尼器项目的时候,徐云曾经在高塔旁边遇到过一位叫做姚笑林的副业队工程师,也就是郑涛和周绍平他们的领队。
    当时姚笑林负责的便是湿度仪器的安装工作,在得知姚笑林的姓名后,当时徐云也很快想起了对方的事迹:
    姚笑林的父亲和哥哥早年在抗战中从事敌后交通员任务,分别在41年和43年壮烈牺牲。
    他的四个儿子则有三个当了兵,老大与老三在当初那场半岛战役中壮烈牺牲,将英魂永远的留在了那座半岛。
    至于老二则失踪在了寻找博斯腾湖的过程中。
    老四则与姚笑林同时入选了221基地的副业建设大队,后来在爆轰试验场三号工位进行数据收集。
    在原本历史中。
    由于基地没有徐云这个变数出现,整个爆轰试验场在修建过程中掺杂了不少沙尘,荷载能力没有达到设计预期。
    结果在某次爆炸实验后三号工位发生坍塌,姚笑林父子连同另外三位观察员同时壮烈牺牲,满门忠烈。
    徐云上辈子写到这段情节的时候,还有很多读者在本章说表达过敬意。
    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
    在牺牲的另外三位观察员中,同样也有一对父子。
    他们便是时任炸药总工程师高元明和他的二儿子高树林......
    其中高元明还是整个596工程中,牺牲时职务最高的一名前辈。
    倘若高元明能活到项目结束,两弹一星功勋肯定是评不上,但华夏工程院院士应该是没跑的。
    说来也怪。
    这种徐云本该记不住的名字与事迹,此时居然清晰的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不过徐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毕竟这种前辈的事迹本就不该忘。
    别问,问就是突然记忆力好了很多。
    此时此刻。
    徐云真正在意的是.....
    虽然如今由于他的出现,爆轰试验场基本上不会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但实验过程的风险依旧存在。
    例如在原本历史中。
    姚笑林父子和高元明父子只是牺牲的先辈之一,整个爆轰试验过程中就出现了七十多位烈士。
    因此.....
    是否能不能想出一些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很短的时间内。
    徐云的脑海中闪过了很多念头。
    首先。
    避免牺牲的最好办法...或者说唯一办法,就是让爆轰现场不必有任何人员停留。
    而高元明他们要待在隔壁安全室内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采集到数据。
    换而言之.....
    整件事情的箭头到了这里,便指向了一个方向:
    收集数据的仪器。
    毕竟正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仪器,操作员们才需要第一时间把数据收集到手。
    而说起炸弹性能的测量仪器,那就不得不提一个国家了:
    德国。
    例如TNT的发明者TJ·威尔伯兰德,他便是一个德国人。
    还有一战和二战期间,德国的炸药也都是威名赫赫。
    近代史上第一枚标准意义的导弹,便是德国人搞出来的。
    虽然在二战后德意志的武器和部队已经从陈坤被阉割成了坤坤,但德意志的科技水平....尤其是仪器水平却不降反升。
    哪怕在徐云穿越的后世。
    蔡司、布鲁克、Eppendorf、赛多利斯这些德国品牌也依旧占据着顶尖梯队的位次。
    因此想要精准测量爆炸效果,德国显然是个很不错的交易对象。
    但是......
    在如今的局势下,如何才能从德意志那边得到大量的精密仪器呢?
    蓦然。
    徐云又想到了自己之前的那个计划。
    等等......
    如果在计划中再加上一个德意志,然后这样这样再那样......
    徐云思索片刻,最后还是有些烦闷的摇了摇头。
    不行不行。
    还是不够。
    在这个计划中,还缺少一个极其关键的一环。
    那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计划就绝对没有实现的可能。
    可是......
    那一环的契机又在哪里呢?
    就这样。
    在徐云有些凝重的表情中,爆轰试验场的落成仪式最终落下了帷幕。
    按照基地的相关规划。
    大概在明年一月份,几个工位就会进行比较大量级的炸药实验了。
    但如果按照正常历史发展。
    那位叫做刘振东的炸药浇铸工程师将会在两个月内便开挂般的搞出了米哈尹诺夫锅,让兔子们迅速便开始进行起了炸药研发。
    因此留给徐云的时间,大概率也只有两个月而已.....
    ..........
    而就在基地举行爆轰试验场落成仪式后不久。
    刘运权带领的可乐商贸团,也顺利抵达了莫斯科。
    但刘运权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即将举行的这场可乐展会,将会成为这个时间线难以磨灭的一个重要拐点。
    有句话说的好。
    人类的精英只会稳定的推进历史进程,但真正改变历史的却往往是个普通的小人物。
    甚至很多时候,那些小人物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改变了历史。
    ...........
    注:
    好消息,毛熊那边的情节可以写。
    坏消息,要求依旧很严,之前写的稿子要改亿点点,可以说存稿差不多报废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大团圆结2亲情会闪〕〔帝王受龙椅含玉势〕〔李二重生之天下无〕〔佛系大佬穿成炮灰〕〔老赵与表儿媳妇孙〕〔我在华娱那些年〕〔公翁的大龟挺进秀〕〔长生仙途:育妖养〕〔当我和竹马联姻以〕〔蛇夫〕〔那一夜,她带走了〕〔团宠小哭包,她被〕〔欢喜:开局寄宿童〕〔美女世界〕〔农村女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