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我在古代当公主 第125章 二合一
    长平七年元日,清河郡王携数名宗室进宫,将出生不到半年的十公主记在舒王名下。

    继九皇子后,长平帝又给无缘人世的弟弟过继个女儿。

    纪新雪看着被抱在同处的九皇子和十公主,心中难免唏嘘。

    当初世家为给陈贵人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加码,不惜让林妃主动提出将九皇子过继给舒王。

    虽然林妃没能如愿子凭母贵,因为将儿子送给苏太妃,在后宫获得更高的地位。反而因此被长平帝、苏太后和苏太妃同时不待见,只能去庄子伺候先帝的老嫔妃。

    但是从九皇子变成舒王世子的结果来看,世家也能称得上求仁得仁。

    可惜等到陈贵人生下女儿时,世家已经悄无声息的淡出朝堂。

    即使陈贵人生下的是儿子,世家也没办法如‘献祭’九皇子时预想的那般,为陈贵人争取四妃的位置。

    陈贵人却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将错处都归结在十公主身上。

    林妃生子时,因为没能在地位上压过同时生女的嫔妃,频频折腾九皇子,想要得到长平帝和苏太后、苏太妃的注意。

    九皇子只是比七公主、八公主孱弱些,长平帝便对林妃生出不满,想将九皇子抱去贵太妃宫中。因为不忍九皇子与生母分别,才愿意给林妃次改过的机会。

    陈贵人凭女儿封妃还不知足,反而怪女儿害她失去四妃的位置,竟然真的对十公主生出杀心。

    好在苏太后为十公主安排的奶娘和姑姑及时发现不对劲,及时从陈贵人手中抢走脸色已经青紫的十公主,才没酿成大错。

    长平帝连折腾九皇子的林妃都容不下,怎么可能容得下陈贵人。

    她连去庄子伺候先帝嫔妃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发配到京郊佛堂,余生只能与青灯古佛相伴。

    纪新雪将珐琅平安扣放在小妹妹的襁褓旁,眼中满是怜惜。

    随着前朝余孽露出越来越多的底牌,世家与前朝余孽的羁绊也越来越显眼。

    长平帝决定将十公主也过继给舒王,除了为九皇子考虑,也是因为不想见到十公主受陈氏和陈贵人的影响。

    纪新雪转身揉了揉九皇子黑亮细软的头发,耐心的嘱咐道,“不要欺负妹妹。”

    九皇子张嘴发出无意义的音节,伸开手臂就要往纪新雪身上扑。

    可惜照顾九皇子的姑姑早有准备,正牢牢禁锢着九皇子的腰。

    看着如同小王八刨水似的挣扎,满脸憨傻的弟弟,纪新雪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天下午,纪新雪收到来自虞珩的新年礼物,是个巴掌大的木盒。

    打开盒子之前,他仔细回想往年收到的新年礼物,对盒子内的东西做出合理的猜测。

    以虞珩的仪式感,木盒中大概率是十七个......珍珠?宝石?玉珠?木雕?

    不,是十七个隐约带着皂荚味道的腰牌。

    堪称锋利的铜片表面除了展翅的雄鹰,还有纪新雪看不懂的突厥文。

    巴掌大的纸条上只有龙飞凤舞的三个字。

    ‘战利品’

    元月初十的小朝会,在风雨欲来的压抑中平静的结束。

    元月十六的大朝会,已经无声积累整年的矛盾在众多隐含期盼的目光中彻底爆发。

    朝臣们在长平帝提起新政前,整齐跪地,异口同声的称新政苛待百姓,只能得一时之利,长久必会损害社稷,甚至动摇国本。

    请长平帝暂停新政,集思广益修改弊端,再考虑是否恢复新政。

    纪新雪转头看向整齐排列的各色发冠,等到徘徊在琉璃瓦处的尾音彻底散去,才在后背沉静的目光中坚定的迈步向前。

    朝臣们难得舍去冠冕堂皇的废话,穷图匕见。

    他们列举商人、乡绅因为新政突然家道中落的例子,证明新政的苛刻,又拿出请求长平帝停止新政的万民请愿书。

    其中不仅有京畿百姓亲手所写的请愿书,还有关内道、河东道、都畿道、山南两道的百姓写下的请愿书。

    无论是地域范围,还是请愿书的熟练,皆远超去年世家拿出的那份万民请愿书。

    为相同的利益,达成共识的朝臣们,虽然将新政贬的一文不值,但没有将新政导致的错误怪在长平帝身上。

    他们找了个近乎完美的‘替死鬼’。

    世家。

    朝臣们才不管世家最开始支持长平帝推行新政的时候,也不知道新政的具体内容。

    他们一口咬定,是世家以妖言蛊惑长平帝,使长平帝只能看得到新政表面的好处,完全看不到背地隐藏的种种危害,才会导致数千百姓因为新政苛刻遭逢大变。

    纪新雪依次与朝臣们充满哀痛和愤懑的目光对视,心中的失望越来越浓。

    大朝会有近百名朝臣,仅有五分之一的人保持沉默。

    其中大部分人是宗室,少部分人是如白千里、司空、司徒等不敢招惹长平帝的注意,怕被当成‘鸡’的人。

    余下保持沉默的人,全都是长平帝的心腹。

    竟然没有哪怕一个人,是因为良心支持新政。

    那些人是没有良心,还是在‘大势所趋’之下,不敢有良心?

    “奉先刘达,家中经营两座酒楼,因为难以负担税收,在长平六年腊月关闭酒楼。”

    “云阳乡绅李梅,小有薄产,因无法负担税收,只能变卖产业,仅半年的时间,祖上留下的五千亩地便只剩三千亩地。”

    “常居万年的河东游商王理,花费七个月的时间在长安和河东道之间往返。因为突然加重的税收,不仅没能挣钱,反而无力偿还因为走商所借的外债,只能变卖家产还债。因此元气大伤,再也无法组建商队。”

    ......

    纪新雪随手挑拣出几封朝臣控诉新政苛刻,使商人和乡绅家突然家道中落的折子,沉声念出上面的内容。

    总共翻看五本折子,有三本折子上的人名能唤起纪新雪的记忆。

    因为朝臣收集各种信息为年后做准备的时候,纪新雪也从未懈怠。

    “刘达、李梅、王理。”他抬起眼皮,居高临下的看向仍旧跪在地上的朝臣,“是谁上的折子?”

    又过了个年,纪新雪比长平五年年末刚回长安时长高许多,已经比纪敏嫣和纪靖柔高出大半个头。

    好在他始终是少年身量,即使个头比寻常女子高许多,也是细长的模样。再加上‘长安第一美人’的名头已经传遍长安,但凡听说过纪新雪的美名的人,见到纪新雪时,都会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纪新雪的脸上,才会忽略纪新雪不同于大多数女郎的身高。

    此时此刻,纪新雪锋利的凤眼下瞥,眼尾既像正蓄力的翅膀又如锋利的窄剑,给朝臣们带来极强的压迫感。

    平日里从未觉得纪新雪个头高的朝臣们,竟然在他们跪着,纪新雪站着的情况下,生出‘安武公主怎么如此高’的念头。

    良久后,角落里才有人主动应声,“是臣的折子。”

    纪新雪转头看去。

    啧,御史台的人。

    御史台在去年年初的时候,为被关在宗人府牢狱中的祁延鹤冲锋陷阵。皆因污蔑公主和郡王被杖责五十,连贬三级,几乎全军覆没。

    年中,任御史大夫近十年的崔太师告病休养。

    虽然长平帝及时提拔清河郡王世子的心腹去御史台任左佥都御史,但盯着御史台的人太多,新任的左佥都御史又是半路出家,几乎没起到除了吉祥物之外的作用。

    在长平六年的正月**朝会,官降三级的御史们,陆续贬谪或外派。补充进御史台的人来历五花八门,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贴着派系的标签。

    正是因为大家都有靠山,只能靠熬资历或对方犯错晋升,御史台反而变得平稳和谐。

    许久没听到御史挨骂的声音,纪新雪还以为崔太师告病后,御史台的风气就会变好。

    如今看来......呵,御史们仍旧在冤假错案的最前线。

    “闻风奏事?”纪新雪似笑非笑的看向与长平帝年岁仿佛的御史。

    御史突然被纪新雪点名,本就异常心虚,惊闻让上茬御史全军覆没的字眼,险些瘫软下去。他的语气中满是惊慌,“臣不敢!臣所奏皆是实事,请公主明鉴!”

    纪新雪眼中浮现嘲讽,还没来得及说话,便被朝臣们‘围攻’。

    “臣等所奏皆是为国为民,公主为何要恶意嘲讽?”

    “公主不妨大度些。”

    “臣知公主在安业和商洛施行新政,是体谅百姓。但橘生南北不同,公主的封地也与普通州府、县衙不同。百姓尚且不会因为公主思虑不周,毁坏他们平静的生活而怨恨公主。公主何必因为臣等所说的实话心生不满,便中伤我等?”

    ......

    纪新雪退后半步,免得最前方的人口水喷到他的裙摆上。

    等到朝臣们慷概激昂的情绪彻底过去,纪新雪才重新翻开折子,冷淡的开口,“刘达的酒楼,每年购买食材、调料等物,需九百两银子。用于修葺酒楼、补充碗筷,需二百两银子。给伙计和厨子的工钱和节礼,需二百两银子。”

    朝臣们见纪新雪姿态从容,言语间对刘达的酒楼极为了解,皆悄悄看向上折的御史。

    “酒楼去年的流水是三千两银子。按照新政,先扣去总共一千三百两的支出。剩下的一千七百两银子中,需要交纳十分之三,也就是五百一十两银子的税,还能剩下一千一百九十两银子的净利润。”

    纪新雪抬起眼皮,看向已经满头冷汗的御史,虚心问道,“如果本宫没记错,你身为六品御史,每年的禄米和禄银只有千两银子。刘达每年的收入,比你还多一百九十两银子。他怎么会过不下去,只能关闭酒楼?”

    御史猛地低下头,恨不得能趴在地上躲避纪新雪的目光。

    纪新雪顺势看向御史身侧目瞪口呆的朝臣们,“你们知不知道?”

    没等朝臣们回答,纪新雪就好心的为众人解惑,“因为刘达每年都要给某佟姓郎君一千二百两银子的孝敬。”

    “公主莫要胡......”

    纪新雪脸上的笑意陡然收敛,目光定定的望着开口的朝臣。

    朝臣被纪新雪的气势震慑,下意识的反驳戛然而止。他仿佛鹌鹑似的低下头,恨不得能藏入尘埃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