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我真是佞臣啊 第130章 靖山城【5000、求订阅】
    王林的硬气,自然是因为虎威军重新支棱起来了。

    不仅支棱起来了,现在还跟气运挂钩在一起了。

    这就了不得了。

    之前让人连正眼都看不上的府卫军,

    不仅更名虎威军,

    现在还陡然直接变成了一块香饽饽。

    谁都想要占点府卫军的便宜。

    除了宁辰以外。

    好在王林忙活这些事情,也没跟宁辰商量的打算。

    应该上一次宁辰对王林消息屏蔽的事情,让王林怕了宁辰,怕宁辰再次对自己消息屏蔽。

    王林不找宁辰,宁辰也乐得清闲。

    只要时间一到,宁辰就可以躺平,收获10000声望点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宁辰基本上除了每日上朝,就是回家听四个小丫鬟唱曲。

    没办法,这一次武昭的恩科,持续的时间太长了。

    都眼瞅着过年了,还没完事。

    兰香阁只能继续闭门谢客。

    虽然宁辰没怎么参与,定军诗征集这个事。

    但,作为兵部和礼部的右侍郎。

    很多事情,又必须经过宁辰。

    其实倒也不是什么棘手的事情,就是让宁辰这个领导签个字。

    而且别看宁辰这个领导,只能排在三号。

    可是谱却一点不小,所有文件都是尚书和左侍郎,签了字之后,宁辰最后签字。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宁辰是兵部和礼部尚书呢。

    只有知道的人才知道,宁辰是懒得麻烦去看那些文字,所以非要等尚书他们签完,自己再签。这样自己就不用看,直接签字就行了。

    如此一连十几日过去,又是一日散朝。

    王林追上宁辰,将宁辰拉倒了兵部。

    再来兵部,宁辰发现这兵部,跟自己上一次来是不一样了。

    不说焕然一新,至少欣欣向荣了。

    很多破损的物件、摆设,都已经换新了。

    兵部的这些人,一个个的也都神采飞扬了起来。

    一些人明显胖多了。

    显然这段时日,没少被吃请。

    以前没有人搭理的兵部官员,现在也跟着虎威军,一起成了香饽饽了。

    “兵相我都来了,有啥事咱们就说事吧,我回家还得吃午饭呢。”宁辰对王林说道。

    王林道:“宁大人,这次让你过来,就是希望大家坐在一起。

    把整个流程再详细的盘算一下。

    你也听听,看看我们说的有没有什么纰漏。”

    宁辰听明白了,感情是打算让自己这个兵部右侍郎,站在外人的角度上。

    帮兵部的这些人看看,他们的计划有没有什么纰漏。

    想自己堂堂兵部右侍郎,都成为外人了。

    宁辰就有些气不过。

    不过环顾了一圈,好像自己还真的是一个外人,因为宁辰目光扫过。

    屋子里面的这些兵部的官员,自己竟然有超过七成都不认识。

    但是所有兵部的官员,那对宁辰都是非常的热情且恭敬。

    他们也不傻,他们当然明白。

    兵部能够支棱起来,谁的功劳最大。

    没有宁辰的话,他们能有今天这样的荣光。

    并且以后能不能有更大的荣光,也指望着宁辰百家学院中的兵家呢。

    “下官见过宁大人!”

    “有礼、有礼!”

    “下官……”

    “老人家快快免礼。”

    从门口走到自己右侍郎的位置,宁辰一路都在应付这些热情的兵部官员。

    宁辰明显感觉到,跟在自己身后的王林,那一股子的酸劲。

    “大家都坐吧,都别站着了。”宁辰抬手示意道。

    “宁大人请先坐。”众人说道。

    “要不兵相你先坐?”宁辰看向王林说道。

    “宁大人先坐吧,大家都是感念宁大人,你对虎威军的付出。”王林醋意十足的说道。

    “兵相别这么说,虎威军能够重振辉煌,那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大家一起做吧,总这么站着也不是个事是不是。“

    最终还是王林,道:“都坐吧。”

    虽然王林说了,不过众人还是等宁辰坐下了,他们才坐下。

    “行了,宁大人来了,我们开始吧。”王林招呼了一声,就让左侍郎开始讲述整个流程。

    因为宁辰并没有参与整个流程的设计,因此对于流程宁辰并没有什么感觉。

    只是有一点,让宁辰觉得有些不妥,因为这个流程当中,自己竟然需要出差。

    而且去的地方,距离丰京城还不算近。

    “我就有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靖山城?”宁辰等左侍郎说完之后问道。

    王林亲自给宁辰解释道:“宁大人有所不知,这事跟府卫军的历史有关。“

    接下来王林,就把府卫军的历史,给宁辰讲了一下。

    靖山城是府卫军辉煌之地,也是府卫军衰落之地。

    靖山府卫是当年府卫军盛极之时,最强的一只府卫军。

    靖山城本是靖王一脉祖地,府卫军原本是靖王一脉的家将。

    当年靖王一脉就是凭借府卫军,跟随武朝太祖,南征北战创立了武朝。

    武朝创立之后,靖王一脉将府卫军留下来,保护武朝和人族内部。

    靖王则是单独带走了一支骑兵,前往南疆对抗蛮族。

    因为靖王的关系,所以那个时期的府卫军,无论是名声还是威望,都是非常之高。

    可是后来妖族就凭借一支小部队,奇袭靖山城。

    结果这一支号称最强的府卫军,竟然所有人都没有察觉。

    妖族破城之时,这些府卫军竟然还在呼呼大睡。

    虽然后来证实,当时府卫军入梦,是梦妖作祟。

    但那依然不能洗刷府卫军的耻辱。

    毕竟那可是府卫军当中最强的一支府卫军,竟然都如此不堪。

    府卫军从那一刻开始,就被逐渐的边缘化了。

    由盛转衰,接着又是由衰转败。

    然后就一直衰败了这么多年。

    府卫军一直都是有传承的习惯。

    比如说王林这个兵相的祖上,就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府卫军。

    这些祖祖辈辈都愿意当府卫军的人,都是对府卫军忠诚,对府卫军有情结的人。

    否则的话,以王林的才学,他完全可以去礼部、户部、刑部。

    可是他偏偏一步步朝着兵部努力,为的就是让府卫军重新发扬光大。

    现在这个机会来了,所以王林希望,虎威军可以从靖山城再出发。

    对于出差,其实宁辰是抗拒的。

    但是这是人家府卫军的情结,也是人家的传承。

    何况大家对宁辰这么热情。

    搞的宁辰实在不好拒绝。

    所以宁辰就只能答应下来了。

    “兵相既然是这样的话,我就没有问题了。

    按照这个距离看的话,我们最迟后日就该出发了。

    殿下那边,兵相又去说过此事吗?”宁辰问道。

    王林打道:“还没有。我觉得我们兵部应该先统一意见,然后再去与武昭殿下说明这个事情。”

    看着王林望着自己的眼神。

    宁辰一下子就懂了。

    王林是担心万一自己不同意,就等于武昭不同意。

    这一刻宁辰感觉自己被冒犯到了。

    就算王林为了报复自己,觉得自己比他这个兵相,在兵部更受欢迎。

    觉得自己会给武昭吹枕边风。

    但是首先王林得有能力,把自己送到武昭的枕边才行。

    转念一想,反正自己这一次,主要就是打酱油。

    所以宁辰也犯不着,跟王林较这个劲。

    事情都确定了,兵部的这些大小官员都散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等这些人都走完了,就剩下王林和宁辰的时候。

    王林直接拿出了早就拟好的奏章,对宁辰道;“宁大人我们一起联名上奏吧。”

    宁辰直接大笔一挥,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这些日子宁辰就签名签的最多了,所以不在乎这一个签名。

    王林是跟宁辰一起离开的,只不过宁辰是回家,王林是去宫中上奏折。

    后天就必须启程前往靖山城了,所以这事不能耽搁。

    果然在第二天,武昭就在朝上说了王林提议的这个事情。

    对于王林的这个提议,武昭自然是同意的。

    并且武昭表示,在定军诗当日,自己也会带领百官,通过传送阵到达靖山城观礼。

    至于兵部官员,则是可以即日启程,前往靖山城去操办定军诗一切礼制流程。

    之所以宁辰他们需要靠走的,不能传送阵。

    实在是传送阵开启一次,有点贵。

    以武朝现在的底子,是真没办法多开传送阵。

    因此宁辰他们兵部的这些官员,就只能是提前出发。

    宁辰作为兵部右侍郎,自然是要同行。

    负责护送的则是东宁府府卫军中的一半。

    李子秋因为越州一战,同样获得了随行的机会。

    从丰京城到靖山城,有两千多里的路程。

    为了速度,王林规定所有人都必须骑马,不可坐车和坐轿。

    对于做惯了马斯莱斯的宁辰,这么骑马颠簸还真的让宁大人有点不适应。

    好在一路上风景还不错。

    尤其是对于穿越之后,第一次离开丰京城的宁辰来说。

    那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还是会让人感觉好奇和赏心悦目的。

    至少不会让宁辰感觉路上,那么无聊。

    五天之后,宁辰他们这一队人马,就到达了靖山城。

    靖山城按照正常的行政划分的话,它的规模只能算是县城。

    奈何这里出了一个靖王,这就给了靖山城不同的意义了。

    因此别看靖山城是县城规模,但是所有的城守那都是高配。

    靖山城的城守也不是县令,而是府尹。

    同时靖山城当中,依然还是有着府卫军也就是现在的虎威军。

    宁辰他们队伍刚到,靖山城的虎威军和靖山城的府尹,就已经在城门口等候了。

    官场上的繁文缛节,自然不用宁辰操心。

    倒是宁辰发现这靖山城的城门有点意思。

    “这里好像过去,不叫靖山城。”宁辰看着城门上,明显后改的城名,对身旁的李子秋说道。

    李子秋回答道:“是的院首,这里原来的确不叫靖山城。

    这里原来叫靖康城。

    取康宁乐业之意义。

    同时也是对靖王一脉,表达尊敬。

    想要表示是靖王一脉,给此城带来了康宁和安乐。”

    宁辰点点头:“那后来改成靖山城,就是因为那一次兵败?”

    李子秋再次答道:“没错。当年那一次兵败之后。再用靖康两个字就不合适了。

    再叫靖康成,就是对靖王的羞辱了。

    原本是打算叫靖殇城的,可是同样觉得对靖王会有所冒犯。”

    李子秋这么说,宁辰就明白为何要叫靖山城了。

    这是谐音梗。

    这得扣钱。

    众人入城之后,就被安排到了驿馆当中。

    王林根本不顾一路劳顿,直接就开始安排起了工作。

    没办法,还有十几天就要确定定军诗了。

    王林没工夫休息。

    兵部的一众官员,按照之前的安排,都各自忙碌了起来。

    最闲的就是宁辰和李子秋了。

    宁辰是干脆就没有被安排什么工作。

    李子秋本来就不是人家兵部的人,王林怎么好意思给李子秋安排任务。

    靖山城的府尹,还是特意过来拜访了一下宁辰。

    顺便给宁辰安排了一个向导,让宁辰可以方便的在靖山城当中游玩。

    本来宁辰是打算去看看靖山城,人民娱乐项目和精神生活建设的情况。

    可是听说靖山城中的教坊司和勾栏,因为定军诗这事,全部暂时休息了。

    宁辰就没了逛靖山城的意愿了。

    靖山城就是一个县城,就算出了一个靖王。

    一直都是高配的情况,但是它依然还是一个县城。

    它就算再繁华,也不能有丰京繁华不是。

    因此宁辰干脆就窝在驿馆里面,等着最后的结算就好了。

    偌大的驿馆,几乎就只有宁辰和李子秋两个人。

    王林他们几乎都是早出晚归,宁辰也不知道他们忙活什么。

    也没兴趣,去想他们忙活什么。

    “院首,礼部那边,有向你发出为虎威军做定军诗的邀请吗?”一连几天之后,李子秋在吃饭的时候,忽然对宁辰问道。

    宁辰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没有。不过我本来就是兵部右侍郎,礼部邀请我一个兵部右侍郎,你不觉得有点奇怪吗?”

    李子秋眉头皱了皱,道:“希望是我多想了。”

    “多想什么?”宁辰反问道。

    李子秋道:“院首,我觉得朝廷中的一些人,好像都在有意的要将大人你和府卫军切割开。”

    宁辰再次一愣,然后笑道:“你是看我太闲了,天天也不出去跟兵部这些人一起忙活,所以才有这样的感觉是吗?”

    李子秋点了点头。

    宁辰反问道:“你觉得我一个,全程都没有参与过定军诗征集讨论的人,他们能让我干点什么?

    王林想让我干什么之前,还得先给我解释一下,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

    有这个功夫,王林自己都把活给干完了。”

    李子秋听了宁辰的话,道:“看来真的是我多想了。”

    宁辰反问道:“你怎么会觉得,他们要把我跟虎威军分开。

    虎威军能够重启是因为我,

    虎威军的改革方案也是我提的,

    虎威军以后能否长足发展都得看兵家。”

    李子秋道:“正是因为院首,在虎威军当中留下了这么深的烙印。

    所以我才担心,会否有人觉得,院首你对虎威军的影响力太大了。

    因此这定军诗,才不希望大人你来做。”

    宁辰听了李子秋这个观点,说道:“你是觉得会有人担心,我变成下一个定国侯?”

    李子秋摇摇头说道:“院首,如果你只是变成下一个定国侯,他们都不担心。

    可能会有些人担心院首你变的,比定国侯还要让他们感觉棘手。”

    李子秋这么说,倒是不算错。

    就自己现在这名声,如果自己真的变的跟定国侯一样,手握重兵。

    那的确是会让很大一批人,夜不能寐。

    这样的担心宁辰觉得会有。

    但是把这个担心,关联到定军诗,宁辰觉得百官可能没这么闲。

    自己在他们的眼中可能算是有些诗才,但是怎么说呢。

    作诗这种事情,在他们的眼中,还是一件很高端的雅事。

    至于千古名句,在他们的眼中,那也是偶得之,绝对不能常常为之。

    所以宁辰是真的觉得,李子秋这个担心有点多余。

    两个人不再继续讨论这个事情。

    倒是接下来的几日,驿馆当中还有靖山城中,就非常的热闹了。

    因为从全国各地而来,准备做定军诗的人,都集中到了靖山城。

    不仅仅是云山书院的那些大儒,还有一些滦州的半圣世家和其他一些书院的儒生大儒,全部聚集到了靖山这个地方。

    面对气运的诱惑,还是没有几个人能够淡定的。

    别说武昭直接定九鼎大家过来争抢气运。

    就是加入顺帝当年继位,直接就定气运。

    那都会有一些人,愿意过来效劳以分润一些气运的。

    气运,唯有以国家的行事才能凝聚的最多。

    当年三皇五帝定九鼎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事情。

    之所以如此的设定,那也是为了让人族可以聚在一起。

    不至于一盘散沙,到时候被蛮族各个击破。

    所以你想要分润气运,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国家为人族出力。

    三皇五帝的这个设定,无论是站在家国天下,还是站在人族的角度上,都堪称精妙绝伦。

    从十三州各处来的大儒,倒是没有人来见宁辰的。

    不过从各个府来靖山城的都尉,来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过来拜见宁辰。

    在所有虎威军都尉的眼中,宁辰就如同当年开府卫军的靖王一样。

    当年是靖王让府卫军青史留名,今日换成了宁辰,让虎威军重振雄风。

    所以不管从哪儿来的虎威军都尉,第一个事情都是来拜见宁辰。

    而宁辰通过他们也知道了。

    十三州各府的府卫军不可能全来,所以只能派代表。

    但是整个定军诗的过程,会通过阵法向所有的府卫军展示。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都会现场直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临高启明〕〔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开门迎客〕〔玄幻:开局被迫下〕〔从完美世界穿越诸〕〔麻衣诡相〕〔模拟修仙:我能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