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我当捕快那些年三观犹在 第431章 面圣
    西苑,御书房。

    大明皇帝朱聪今日头戴九梁金冠,身穿红色水火袍,与寻常黄白道袍相比有些不同,可能是寿诞将至的缘故。

    他坐在御书案前,正在低头批阅奏折。

    诸葛贤余看不清他的表情,不过,从赵铨的提醒来看,此刻他心情应该差到了极点。

    这位大明皇帝,二十年来,几乎从不批阅奏折,也不理会政务。

    朝廷中奏折,地方上的奏报,除了密报以及四品以上的人事任免,他会过问一下,其余的事,不闻不问。在他看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政务这种事,有内阁、有内廷,还有太平公主,已经足矣,作为皇帝,他只需问道、敬天。

    天下的事儿,他不想管。

    天上的事儿,他管不着。

    可是今日,他却破天荒的批阅起了奏折。

    莫非是转了性子?

    当然不是。

    皇帝正在气头上,如今批阅奏折,也不过是他强压心中怒火,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姿态,诸葛贤余暗忖来的不是时候,他明白接下来要面临的,将是陛下的怒火。

    用脚趾都能猜出来,刚才离开西苑的徐亭,与眼下情况有密切关系。

    皇帝看了几本奏折,原本舒缓的眉头,又紧紧皱了起来,拿着朱笔的手,狠狠的将朱笔一折两断。

    哗啦!

    桌上的几十本奏折,被扔在了地上。

    “一个个都不让人省心的东西!”

    也不知道骂谁,皇帝不说,诸葛贤余也不会主动上去领骂。

    远处的小太监,都怯生生站在一边,不敢靠近,赵铨摆了摆手,把这些人都赶了出去。

    一是不想让他们殃及池鱼,二来是因为,接下来的谈话,止于三人之间。

    赵铨弯下腰,去一本本捡起地上的奏折。

    这些奏折,放在以前,看都不看一眼。

    头一天晚上怎么放到御书房,第二天一早,就怎么拿上去,甚至连压在上面的龙胆,都不曾移动一下,但只要陛下不反对,基本上都是同意,随后,司礼监就会拿回去批红,回给内阁,其中当然有不小的操作空间,不再赘言。

    不过,看与不看是一回事。

    呈不呈上去是另一回事,这是原则问题。

    数十本奏折摞好,重新摆放整齐,赵铨又给皇帝倒了一杯茶,“陛下息怒。”

    皇帝道:“二十多年来,朕把江山治权让出来,让你们辅佐朕治理这天下,这就是你们治的天下?”

    赵铨的头垂得更低了。

    这句话是在宣泄不满,并不是针对他。

    皇帝将三本奏折扔在了二人面前,“这一封,江西巡抚吴国隆的奏折,稻米大丰收,亩产千斤,一稻生九穗,是大大的祥瑞!”又指了指另一封,“这一封,是锦衣卫的密报,江西大旱,粮食欠收,百姓流离失落,背井离乡。再看这一封,福建巡抚李国泰的奏折,近来信州(上饶)那边来了大片流民,数以万计,一路乞讨。”

    这三封奏折的时间,相隔月余,却是在同一日挨在一起,呈到御书案前。

    奏折送到内阁,有先有后,但什么时候呈报,却是内阁说了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当我和竹马联姻以〕〔老赵与表儿媳妇孙〕〔蛇夫〕〔独占糙汉1.v1书香〕〔人在斗罗写日记,〕〔主攻穿越古代科举〕〔我把女友养成天后〕〔倾城女仵作〕〔知乎推荐高质量网〕〔那一天〕〔那一夜,她带走了〕〔朱寿〕〔网恋需谨慎小说〕〔塞一天冰块不可以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