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杨炜程处默 第四百零八章搅动风云
    屋外大雪纷纷洒洒,殿内飘荡着檀香的味道,李二陛下抱着小兕子坐在案几旁。

    高阳公主恭敬的给李二陛下奉上香茗,悄悄退回了杨帆身旁。

    这下意识的动作让李二陛下的太阳穴突突乱跳,呷了一口茶水,不悦地道:“漱儿,刚才不是让你们把这小子送出皇宫,怎么把他带来你寝宫里面了?”

    女儿差点被这小子吃干抹净,李二陛下显然是嫉妒了。

    在高阳公主支支吾吾半天,眼睛一转,赶紧解释:“父皇,书中有些知识看不懂,所以刻意请忠义侯前来给儿臣讲解。”

    李二当然不会听高阳公主的鬼话,盯着杨帆问道:“是真的吗?”

    “正是!”杨帆义正言辞的回答。

    心头暗暗补了一句,他是来约会和讲故事的,可不是做什么学问。

    李二当然不会这么轻易被蒙骗,转头对着高阳公主说道:“漱儿勤奋好学,父皇很欣慰,既然如此,父皇倒想见识见识到底是什么知识难到了漱儿。”

    这次高阳公主并没有犹豫,莲步轻移转向了书房里面。

    而杨帆灰白,这个时代的四书五经,他懂个毛线啊!

    很快,高阳公主便拿着两本书返回,好像这封面很熟悉的样子,杨帆有些意外。

    正想拿过来看时,却被李二陛下抢先了一步拿在手里。

    定睛一看,分别叫《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

    翻开杨氏启蒙学首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李二陛下有些茫然:“这是什么书?”

    要知道他不仅能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更是熟读经史博览群书。

    可是想来想去,也没想起来哪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如果见过,这样的书自己怎么可能没有印象?

    更主要的是,此书三字一句,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辞通俗、顺口、易记,更蕴含着至理。

    此书名为杨氏启蒙学,莫非是华阴弘农杨氏所著?

    李二陛下看向高阳公主,目光灼灼:“此书是何人所著?”

    高阳公主额头一抬,傲娇地道:“此书乃忠义侯所著,后面有印章。”

    杨帆微微一愣,很快反应过来,难怪觉得封面有些熟悉。

    李二陛下转头看了杨帆一眼,手捧书籍继续看下去。

    越读越是心惊,越读越是敬佩,翻到最后,至‘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时戛然而止,颇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后面确实有一個红色的印章标注,议善先生著。

    李二陛下神色复杂,这书居然是一个棒槌创作出来的?

    虽然知道杨帆会一些诗词作赋,可著书与作诗词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这本《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

    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孩童背诵《杨氏启蒙学》学字的同时,既可以了解常识、以及及历史故事,更能知道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此书语句短小精炼,朗朗上口,实乃启蒙的好读物。

    这特么简直就是大儒的水准,即便那些声名远扬的饱学大儒,也没几人能作得出这样一本奇书!

    太让人震撼了!

    李二陛下几乎可以保证,此书只要一推出,必将风靡天下,成玎孩童启蒙的最佳读物!

    到那时,杨帆的名字亦将会家喻户晓,一个大儒称号怎么都跑不掉了!

    这小子难道真是一个天才?

    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行军打仗,这家伙都是一个好手,如今又著书,还有什么事他不知道的?

    不过更让李二陛下惊讶的是,跟着他一起读过一遍的小兕子,居然朗朗上口的唱了起来。

    声音清脆而抑扬顿挫,如同早已也学习过一般。

    李二陛下真的呆住了,早已经忘记了找碴的初衷。

    当小兕子背完,即便是高阳公主亦罕见的很安静,并没有说话,乖巧的站在李二陛下身边,不时瞄一眼杨帆。

    这书虽然早已到手,高阳公主其实并未重视,今天主要是拿来搪塞李二陛下罢了。

    没想到有如此结果,自己的郎君也实在太优秀了。

    虽然知道小兕子很聪慧,可是这么多字一下子全记住,也是其他书不能及的。

    待到小兕子唱完,李二陛下扬起手里的书籍,问道:“这书都是你一个人著的?”

    杨帆干咳一声,连忙道:“确实是微臣所著,实乃难登大雅之堂也。”

    李二陛下并没有说杨帆装逼,反而说道:“你不要谦虚,此书确实不错,朕很满意,朕想拿此书前去崇贤馆让校书郎审核,以便推行天下,你觉得如何?”

    “微臣虽然认为可行,但难度大。”对于这个能够金身附体的利器,杨帆当然不会拒绝。

    毕竟以后只要学字的孩童,都不可能忘了他杨帆的功绩。

    到时候,士林之中谁敢再称他杨帆为棒槌,谁敢再惹他忠义侯府?

    可这种书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推广开来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我把女友养成天后〕〔重生八零:空间商〕〔网恋需谨慎小说〕〔重生:我的80年代〕〔年代文女配被读心〕〔文轩体育课器材室〕〔两家人一起换〕〔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斗罗:开局签到先〕〔那一天〕〔夫人嫁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