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重生于80年代 第1205章 姜三俗的报复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台里给他们下任务,让他们为新栏目招商。这群货懒了、也可能是被唐伟东惯坏了,估计就是懒得再到处跑,满地方拉赞助了,直接就给唐伟东这个金主打电话了。

    要不怎么说广告部的这些人,一个个的都能说会道嘛。明明是想让唐伟东掏钱,弄到最后,好像唐伟东还欠他们人情似的。不愧是靠嘴皮子吃饭的一群家伙!

    “什么栏目,干嘛的?”

    “一档文艺节目,曲苑杂坛......”

    曲苑杂坛?嗯,这个可以赞助,这个必须赞助!

    这个节目播出后的反响确实不错,轻松娱乐,受众群体也大,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档节目。最难得的是,它没有利用覆盖面最大的电视台、黄金时段、高收视率等优越条件,去追求经济效益。而是以精神粮食为本,坚持按艺术规律办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节目。

    其中着实出了不少优秀、经典、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和演员,比如洛桑、兰成、德江、于小飞等人。

    曲苑杂坛和综艺大观,以及正大综艺,号称当年大裤衩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三驾马车”。但是论及影响力,曲苑杂坛的江湖地位可不是另两个可以相比的。

    二十世纪初,综艺大观正式”下岗”,正大综艺也经历了多次改版,只有曲苑杂坛的生命力依然不减。不但不存在因为收视率低迷,而遭遇淘汰的危机,反而在竞争激烈的综合频道,周末黄金时段谋得一席之地。

    可惜的是,据路边社消息传言,由于制片人兼导演汪文化拒绝姜三俗走后门上节目,而最终被停播。

    起因也很简单,姜三俗当时追时髦,搞了个网络相声,可惜没啥热度,就看上了曲苑杂坛这个wifi,想着蹭一下。于是他私下里找到汪文化,希望自己能担任这个栏目的嘉宾,借着电视台的这个栏目,帮忙给自己宣传网络相声。

    汪文化对弘扬传统文化倒是没意见,但却不喜欢姜三俗这种私下搞小动作的做法。她直接拒绝了姜三俗的要求,表示如果想要上节目,就请他自己向电视台打报告申请。

    就这样,彻底得罪了唐三少,不是,是姜三俗。

    之后,姜三俗在出席一场级别很高的,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时,针对当时的曲艺现状发表看法,对曲苑杂坛进行了”报复性讨伐”,称该节目不伦不类,误人子弟。

    他在发言中说,综艺节目不能只追求收视率、过分挖掘曲艺中的娱乐性,而忽视了曲艺的文化性。

    嚯,这还了得,直接上纲上线了。这跟后来他说的,相声不能只为了搞笑,要有教育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艺节目不搞笑,那可就太搞笑了!

    想受教育,老百姓直接报个学习班不行吗?非要听你的相声受教育?

    这种生命力旺盛持久,影响力颇大的节目,肯定要拿下来啊。唐伟东当即表示道:“这个节目,我投了。”

    “得嘞,那咱们就说定了,我也就不再去问其他人了。”

    “嗯,你把报价让人送过来,我看一下,然后就让人把钱给你送过去。”

    “好,你说个地址,我马上安排人给你送过去。对了,这次你准备上什么牌品?我跟台里报备一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在逃生游戏里的Po〕〔神豪:趋吉避凶〕〔omega和alpha〕〔叶辰萧初然〕〔开局我有九个神树〕〔历史世界唯一魔法〕〔撩到你腿软po林满〕〔我被当做炉鼎三千〕〔长安之上〕〔用玉器养大的公主〕〔斗罗:暴躁武魂,〕〔重启全盛时代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