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重生于80年代 第911章 VCD影碟机
    卡拉ok刚进入国内的时候,全特么是日文歌。后来一些心思灵活的人,看到了这个商机,唱片公司也趁机进入,没用多长时间,一些港台歌曲和国内的流行歌曲,就走进了卡拉ok。

    老歌、红歌更是主流。因为一些流行的新歌,很多人都不会唱,那些老歌、红歌却是他们听着长大的,耳濡目染之下,随口就能哼唱出来。

    唐伟东挑了一首老崔的假行僧,准备开开嗓。如果从上辈子算到现在,有一甲子的时间他没有进过卡拉ok、ktv之类的地方了。此时见到,忍不住有些心痒痒。

    看到工作人员在忙活着帮他选歌,唐伟东忽然心中一动。

    卡拉ok从原始的唱片,到后来的录像带,再到几年后的影碟机,之间的过渡时间,算起来并不长。也不知道此时的孙燕生、或者其他人研制出mpeg解压技术来没,如果有了这个“不起眼”的小技术的话,那自己完全可以提前一步把vcd搞出来。

    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当年孙燕生和姜万勐研发vcd的时候,投入了一千六百万美元。结果等到他们的产品一上市,别说爱多、新科、厦新、万利达、金正、先科、步步高这些大小厂子纷纷仿制,就连一些几个人的家庭作坊也能生产,随便起个名、贴个牌就敢拿出去销售。

    vcd刚一出现的时候,别说国内的山寨产品蜂拥而上,就连电子工业发达的倭国和鹰酱,也在参照“万燕”的标准生产或者仿制。

    提到这里,不得不叹息一声。孙燕生和姜万勐二人,绝对是技术型的人才,但在营销上却差点事。自己费钱费心研发出来的东西,虽说是把几个现有的技术产品,组装捏合而成的一个产品,但他们的这个思路和产品整体却是完全申请专利的。

    然而,他们并没有。这就使得山寨、仿制者肆无忌惮的蜂拥而上。面对这些野蛮人,万燕却被打的丢盔卸甲,从上市之初的市场占有率百分之百,没两年的时间就打到了不足百分之二,从先驱变成了先烈。

    而国际上的那些眼光毒辣、行事果决的大厂,在

    看到万燕竟然没有注册专利后,怎么可能放过到嘴的这块肥肉?于是在vcd刚诞生不久,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一些头部公司,就参照万燕vcd的标准,在同年申请了专利,并制定了行业标准。

    国内的影碟机市场,曾经是个百亿规模的市场,从影碟机诞生,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达到了五千万台以上的销售规模。

    但,正是因为索尼、飞利浦他们的抢先一步,致使国内所有生产影碟机的厂子,都沦为了替他们赚钱的苦力。

    生产一台影碟机,超过五分之三的利润都要被人家拿走,再抛出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之后,到手的利润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最后已然到了,生产是死,不生产也是死的程度。筆趣庫

    这才催生了后来的dvd产业。但dvd生不逢时,它出来的时候,电子和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了,vcd、dvd注定成为了被时代抛弃的那一类产品。

    可以说,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是影碟机最高光、最耀眼的时期。可惜这个时间太短,这个产品就像一颗流星、一朵烟花般,虽然灿烂,但只是昙花一现罢了。从家家户户的必备的东西,沦落到后来丢在仓库都嫌它占地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帝王受龙椅含玉势〕〔神豪:趋吉避凶〕〔omega和alpha〕〔叶辰萧初然〕〔开局我有九个神树〕〔历史世界唯一魔法〕〔撩到你腿软po林满〕〔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在逃生游戏里的Po〕〔长安之上〕〔用玉器养大的公主〕〔斗罗:暴躁武魂,〕〔重启全盛时代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