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重生于80年代 第444章 赈灾义演
    百忙之中,记者抽空对做为企业代表的李玉英,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请她讲一下,做为一个非国营企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拿出这么多钱来捐助支援灾区。

    对比,李玉英早有腹稿,侃侃而谈的说道:“我们虽然不是国营企业,但也是国家经济的组成部分。做为一家村里走出来的企业,我们能有今天的局面,全依赖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良好,赚了一些钱,但我们知道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这都是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不影响企业自身运营的情况下,我们把一些收益拿出来回馈人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做为一家企业必须要有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带动一村一地的富裕,我们同时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实现国家要求的共同富裕。现在国家有困难,受了灾,我们也是心急如焚,对灾区群众的遭遇,我们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就把原本为自己职工和安置退伍军人们准备的衣物拿了出来,钱没了我们可以再赚,衣服没了我们可以再做,但灾情不等人,灾区的群众等不得。”

    “虽然这对我们企业有一点影响,但我们咬咬牙可以坚持,全体村民、职工和安置人员都一致表示,为国分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您可以将我们的意思向上级转达,我可以代表大家承诺,国家有需要,只要通知我们一下,需要什么我们准备什么,需要多少我们准备多少,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人民。”

    李玉英的话慷慨激昂,明知道国家不可能把这种事压在一家村办企业身上,她才敢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要的就是营造一种破家为国的高大上形象出来。

    这都是唐伟东帮她出的馊主意,李玉英要脸,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最后还是在唐伟东各种歪理诱惑下才勉强答应下来。没想到铿锵有力的一番话说出来,差点把自己都给感动了。

    采访她的记者却不知道唐伟东的那点小心思,被李玉英催人尿下的话语,感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电视台的记者一路跟随着捐献的物资北上,路过京城的时候顺路先把在青山县的采访录像带交给了台里。就这样,青山县河东村捐出的棉衣还没等送到一线呢,电视报

    道就先出来了,李玉英的那番破家为国的话,也随着电波信号传遍了中华大地。

    等棉衣到了受灾群众的身上,记者们采访他们的时候,棉衣胸前背后,那些鲜亮的企业和产品名称,再一次借着电视台新闻报道的东风,让时刻关注着灾情和受灾群众的人们,认识了这家有责任感的企业。同时也让县里的领导们又一次跟着露了个大脸。

    看到这次不仅支援了灾区,还意外获得了这么好的广告效果,唐伟东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遂产生了一个趁热打铁的想法。

    还不知道可不可行,所以唐伟东也没跟李玉英提,自己就又跑回来京城,找到了陈台长。

    “小唐,你们企业这次做的好啊,很好,节目播出后,带动了一大批集体和私营企业捐款捐物,算是替国家解决了一部分困难。领导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里,都对这次的事情赞赏有加。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这种优良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见面,陈台长就笑容满面的,对唐伟东和河东村的企业大加赞赏,毫不吝啬的夸奖。他说的领导,只能是更高层次的领导,看来河东村的企业,这次真入了领导的法眼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带来直接的好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在逃生游戏里的Po〕〔神豪:趋吉避凶〕〔omega和alpha〕〔叶辰萧初然〕〔开局我有九个神树〕〔历史世界唯一魔法〕〔撩到你腿软po林满〕〔我被当做炉鼎三千〕〔长安之上〕〔用玉器养大的公主〕〔斗罗:暴躁武魂,〕〔重启全盛时代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