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第156章 诗名远播
    “这是锋哥写的一首诗。”

    唐冬冬指着牌子,把《悯农》念了一遍。

    《悯农》语言质朴,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也能听得懂。

    唐冬冬念完,食堂里就叽叽喳喳说开了。

    “这首诗是锋哥写的?写得太好了,我听了都想抹眼泪!”

    “谁不是呢,去年我为了多干一会儿,被晒晕在地里,要不是周大娘路过,我就死在地里了,这首诗写到了我心坎里!”

    “以前听到别人念诗念词,要不是写山写水,就是写一堆男人女人的酸话,听得人直想吐酸水,这是第一次有人写咱们种地的!”

    “城里的那些读书的都是公子哥,哪里知道咱们种地有多辛苦?”

    “是啊,是啊,还是锋哥儿能体谅咱们。”

    “去年我锄草的时候,锋哥儿就总是去看,莫非这首诗写的是我?”

    “锋哥儿写诗这么好,以后肯定能中状元!”

    “我早就跟老金说过,锋哥儿不是一般人,看看我说对了吧,可惜老金走得太早了。”

    ……

    《悯农》总共就二十个字,念起来又朗朗上口,都不用唐冬冬念第二遍,食堂里就有大半人都记住了。

    挑食几乎是孩子的天性,以前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还不明

    显,但是现在西河湾和关家村生活越来越好,挑食的孩子就越来越多了。

    晚上回家之后,很多女工都拿这首诗来教训孩子。

    第二天一早,这首诗就算是彻底在两个村子传开了。

    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读书人,还写了一首好诗,村里都与有荣焉,护卫队去城里,免不了显摆。

    然后,这首诗在县府也传开了。

    只用了短短三天,这首诗就成了金川县府最新的童谣,到处都是孩子边跑边唱。

    大康文风盛行,不仅达官贵人喜欢诗词,一些商贾豪绅也喜欢附庸风雅,经常赞助一些文会,借此来讨好当官的。

    此时金川县府最大的酒楼,就在举行一场文会。

    文会的发起者是金川最大的盐商康丰年,主角是郡城来的一位姓陈的官员。

    这个陈老爷是郡城盐铁行业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康丰年的财神爷。

    为了讨好陈老爷,康丰年花了不少钱,从广元郡各地请了不少小有名气的“才子”过来作陪。

    在大康,通过作诗作词被举荐做官的例子很多,有些还被传为佳话,被人们津津乐道,何况康丰年为了讨陈老爷欢心,每个才子都给了不少的润笔费。

    席间,“才子”们为了引起陈老

    爷的注意,一个个极尽所能地卖弄文采。

    可惜他们做出的诗词太平庸,陈老爷一首都没看上。

    然而就在散场的时候,陈老爷被街上一群孩童嘴里的童谣吸引。

    当得知这是一个山野读书人写的诗,陈老爷对《悯农》和金锋大加赞赏。

    自然而然的,这首诗就随着这次文会,彻底传遍广元郡各地。

    不管地球还是大康,节俭都是一种传统美德,《悯农》立意节约粮食,而且情感真切很容易引起农民的共鸣,所以传播速度非常快。

    而金锋这个名字也随着这首诗被传开了。

    很多读书人开始打听金锋是谁,想要拜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