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六十一章:倭寇
    朱元璋的性格猜忌,多疑。

    和他本身的喜欢深究有很大的关系。

    用后世的话来说,可以算是一个推理家了。

    朱元璋目光狠狠的盯着老二朱樉,也不说话,只是仔细的看着。

    朱樉不敢和父皇对视,心虚的他,不由微微低头避开。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幻想着这件事不牵扯到邓氏的身上。

    府邸里的事情,父皇一般都不会监视,对于这个情况,朱樉也是知道的。

    或许朱元璋没有和朱英聊过关于邓氏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见得有什么头绪。

    但是聊过之后,朱元璋就很容易想到。

    能够让自己的儿子对自己撒谎,唯一的可能,就是想保住那个人。

    在秦王府里,能够让儿子去保的人,也只有邓氏了。

    这般想下去后,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呵斥道:

    “说,是不是你给让给她的胆子,让她把咱的玉佩给摔碎的,区区一个妾室,就让你忘了你娘,忘了你爹不成!”

    听到朱元璋的训斥,和话语中的怒气。

    朱樉一下子就慌了,他甚至都想不到,为什么父皇一下就知道这个玉佩是次妃邓氏摔的。

    却又突然说是自己指使,怪罪到自己头上。

    于是下意识的辩驳道:“父皇,儿臣怎么会干这等事情,这一切只是因为邓氏并不知道是父皇的玉佩,还以为是茶楼送来赔罪的礼物。”

    “而后有些气急,儿臣还未来得及阻止,就摔成这副模样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哪里还不明白自家儿子的心思。

    不过现在的朱元璋,却没有了刚才的暴怒。

    只是冷笑了一下,召唤蒋瓛入内。

    “陛下!”蒋瓛面无表情,单膝跪地。

    朱元璋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樉,感叹道:“邓愈啊邓愈,你一世英名,没想到最毁在自家女儿手里。”

    说完后,便对蒋瓛下令道:“传咱的谕旨,秦王次妃邓氏,欺君罔上,德行有缺,特赐鸩酒一壶,以全体面。”

    “臣遵旨!”蒋瓛得令后,转身离去。

    匍匐在地的朱樉整个人都在哆嗦,喉咙数次吞咽,却不敢说话。

    也不敢出声求情。

    迟疑了半晌,这才有些发颤的说道:“谢父皇恩典。”

    这确实已经算得上恩典了。

    也是朱元璋认为,次妃邓氏虽然是妾室,多少也算得上几分自家人的意味。

    或许也是给邓愈的几分情面。

    洪武十年十一月,邓愈病逝。

    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朱元璋还亲自选择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

    并命人将邓愈的功绩写入《洪武功臣录》。

    曾言:友德随咱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

    甚至亲笔留字:天生元辅兮辅我定乎九州,溯其功勋德业兮实无人以可侔,垂凛凛于尺幅兮直与河岳而长流。

    朱元璋也懒得去查邓氏的一些劣迹了。

    大孙的话,肯定是作不得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