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重回90年代 第19章 社团
    星期六下午,王振东在大教室里看书,这里人少,地方空旷,要凉快上许多。 韩波则是拿着一本历史大块头在看,此君忽然对吕大师的本国史起了兴趣,好一阵子沉迷于其中。 这个时代,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里老师和学生的数量都不多,学校的排课压力并不大,即便还没有实行双休,周六排的课也很少。 反倒是王振东所在的后世,很多大学学生太多,教室紧张,所以周六必须排课,甚至周日都会排上选修课。 “振东,你最近去过勺园吗?” 韩波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 “去过几次,都是周日。” 王振东头也不抬,继续看书。 “那个佐佐木和朱安娜,有没有……” 韩波脸上的表情十分猥琐。 “就是弹琴唱歌而已。” 王振东摇了摇头,微微一皱眉头。 这小子,对生活的热情,永远都不凋零。 “周国平和那个朱安娜,两个人约会好几次了。” 韩波眼神里,很是羡慕。 朱安娜就是那个吹风笛的英国女孩,丰乳肥臀,脸上有些雀斑,不过人长得不错,尤其是一双蓝眼珠,最合韩波的胃口。 王振东点了点头,心头也有些诧异。 “这小子不是在军营长大吗,怎么在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面前,不堪一击?” “不过,他们两个又分手了。” 韩波神情诡秘。 “这又是为什么?才多久啊?” 王振东又一次目瞪口呆。 “听说那个朱安娜还有一个英国男朋友,就在人大留学。上一次三个人碰见,差点打起来。老周就退缩了。” 王振东一阵头痛,这都是什么鬼啊!? 那个朱安娜害羞内敛,也没看出来如此博爱。 “那个佐佐木温柔冒昧,名门出身,你可要为国人报仇啊!” 韩波信口而言,兴致勃勃。 “佐佐木的日本老爹,在燕京有自己的生意。你要是能和佐佐木一起,不但能洗刷国耻,再把他日本老爹的钱搞回来,国人都会对你感激不尽。” 王振东摇了摇头,合上了书本。 这小子在身边胡言乱语,书是没办法看了。 “明天去的话,记得报仇啊!” 仿佛觉察到了王振东的无奈,韩波夹起书,拍了拍王振东的肩膀,先离开了教室。 这小子,热情奔放,太骚了! 韩波还没有走到大教室门口,徐丽丽和周玲夹书走了进来。 教室里的男女生都是抬起头来,惊羡地注视着两位美女的到来。 韩波跟在徐丽丽身后,又转了回来。 “王振东,,咱们的文章被收录了!” 徐丽丽坐下,轻声说道。 周玲则是离开了众人几个座位坐下。 “这有什么奇怪的,以振东的文采,周玲的润笔,徐丽丽的签名,还有我韩波的统筹规划,不被收入才算怪呢!” 韩波挨着徐丽丽坐下,玩世不恭的几句话,惹来众人的一阵低声哄笑。 主笔虽然是王振东,徐丽丽和周玲提供资料和润笔,韩波只是跑个腿而已。 王振东拿起眼前的文集看了一下,前面都是国内有名的大家,文学界的泰山北斗。学生能被录进去的,也就这么六七篇了。 看到下面的署名时,王振东一愣,随即轻声笑了起来。 徐丽丽不由得脸上一红,一把夺过书来,嘴里面嗔道。 ““未名四子”又怎么了,难道真的比不上初唐四杰吗?” 韩波一本正经地狐疑道:“听起来像战国四大公子,那可都是男性,两位美女,你们莫不是做了那种手术吧?” “讨打!” 两个女生面红耳赤,一阵“拳打脚踢”,韩波连连求饶,才侥幸逃过一劫。 “嘘!” 王振东赶紧出声,阻止了几人。 “咱们也组织个社团,以后要是发表文章,可就方便多了!” 韩波的一句话,立即得到了徐丽丽的赞赏。她微微一沉吟,轻轻拍了一下桌子。 “要扩大咱们“未名四子”的影响力,咱们得加入一个社团,就如当年陈独秀的新青年、胡适、梁实秋等人的新月社一般。当然,咱们自己也可以成立一个社团,既能练习写作,锻炼自己,又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何乐而不为。” 韩波点点头道:“此言甚是。不过,名不正,言不顺,首先得有个头衔才行!” 周玲假装诧异道:“韩公子,我说成立文学社的时候,你不置可否? 现在徐丽丽一提出来,你马上响应? ” 徐丽丽脸上一红,嘴里嗔道: “那是因为我说出来的理由证据充分,你光说成立文学社,谁也不告诉,办社的宗旨我们都不知道,听你的才怪!” 周玲终于坐了过来:“别闹了,还是想想用什么名字,才能突出创办的特色。” 看来,她和徐丽丽,已经有了打算。 王振东摇了摇头,燕大的文学社多如牛毛,有名的更不用说。就说后世“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那位天才诗人,不就是燕大“青年”文学社的翘楚。 “首先声明,咱们这个社团不是要挂牌上市,而是学习互助,是面对经济学院。各位要是有兴趣,还是去参加学校的大社团。毕竟,他们的历史更加长久,也更有影响力。” 王振东简明扼要,阐明了宗旨。 “王振东说的是,咱们首先要学习,然后再去参加大社团,否则就是丢人现眼。” 徐丽丽首先赞成,兴致勃勃。 “振东,社团的名字,体现了社团的特色,总不能叫“宝葫芦诗社”、“新月诗社”什么的。振东,你给起个名字吧。” 周玲看了一眼徐丽丽,微微一笑。 韩波察言观色,眼珠转个不停。 周玲外表看起来柔弱,其实内心很有主见。一贯清高自傲。可她看着王振东的眼神,似乎出卖了自己。 徐丽丽性情爽朗,热情倨傲,但唯独到了王振东这里,事事迁就,甚至有些纡尊降贵的巴结嫌疑。 徐丽丽和周玲,似乎都对王振东有意思。 “大家集思广益,各自发表一下观点。” 教室里不少学生离开,稀稀拉拉,王振东的声音也大了一点。 众人兴趣盎然,一番绞尽脑汁,各抒己见,不亦乐乎。 ““文坛新势力”,这名字怎么样?” “说了不止是诗文,还有经济、时政,针砭时弊,换个名字!” “要不就“清风”,代表燕大的一股清流,如风拂面,如何?”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没有特色,文化阉割,不行,不行!” “要不就“东风”,东风必定压倒西风,如何?” “不行,政治性、目的性太强,不容易被人接受。” 众人七嘴八舌,却是没有个定论,终于,又把目光投向了低头沉思的王振东。 “振东,还是你来拍板吧。” 这一次,徐丽丽看似漫不经意,抢先说了出来。 “振东,你来起个名字!” 韩波随着徐丽丽,立刻发声。 周玲则是不动声色,面色平静看着王振东。 王振东沉吟片刻,心中一动,立刻有了主意。 “改革开放,江河奔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止。奔流滚滚,泥沙俱下,我们要为改革助力,摇旗呐喊。你们看,“奔流”怎么样?” ““奔流”,这个名字好,就叫“奔流”!” “符合时代特色,与时俱进。不错,就是“奔流”!” 众人一致赞成,“奔流”文学社,绝对是应势应时而生。 众人相顾,都是一笑。“奔流”文学社,也是为了锻炼各人的文笔,提高各人的能力。 又有几个同学院的学子进来,大概是听到了要办文学社,几个人纷纷表示都要加入进来。 “各位同学,其实,咱们不必都去搞文学上的东西。” 王振东不由得一阵头痛。 “80 年代的燕大,在路上扔个馒头,就能砸死个诗人”,从这句话里,也能看出未名诗风之盛。每一个年轻学子,心里面都有一个文学梦,只要一谈起文学,个个都是热情似火。 对此,他却有不同的见解。 诗人已经够多了,那就多牵几个搞经济的吧。百花齐鸣,方能丰富多彩,更能凸显经济学院社团的特色。 “各位,咱们也可以讨论世界各国的经济模式,研究各国的经济特点,可以在报上发表文章,也算为国家经济,起一份绵薄之力。” “振东说的是,咱们是学经济的,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将来投身社会,发展经济,肯定能用得着。改革开放是个大话题,搞不好咱们也能成为经济专家!” 徐丽丽点点头,在一旁说了出来。 “还是应该去不同的企业实习参观,研究各种企业的优缺点,尤其是外资和大型国有企业。国企改制的大幕刚刚拉开,需要一个过程,也许你我将来就会投身其中。” 韩波轻声笑道:“这样一来,还叫什么“奔流”文学社,不如叫“奔流”研讨社。各位说是不是?” 王振东笑道:“叫“奔流”研讨社也行。比如说国家即将推行的分税制改革,大家可以研讨一下它的优缺点。毕竟,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各种政策也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或者完善,一切,都还需要时间去检验。” 周围的同事们都是纷纷点头,看起来都赞成王振东的观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老赵与表儿媳妇孙〕〔当我和竹马联姻以〕〔女主家世显赫父母〕〔尘不到顶弄闻时〕〔说他碰到你了没〕〔知乎推荐高质量网〕〔四合院:从机械工〕〔龙珠之我能看到战〕〔玄幻:开局被迫下〕〔规则怪谈:要求我〕〔开门迎客〕〔临高启明〕〔漫威之我穿越的有〕〔和前任他叔联姻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