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大明世祖 第五章唐王来了
    说白了,就是对于地方各省的赋税,不再进行一刀切的征收。

    水运方便的,粮食多的,就征粮;陆地难行的,则多收钱财。

    就像北方,山西、陕西等地,可以征收钱财,而将粮食留在本地,朝廷再让军费来花银钱买粮,如此就可形成循环。

    “如江南这般钱财多的,就征钱?”

    皇帝来了兴致,这个提议具有创造性。

    一条鞭法就是征钱,后来又变成了征粮,乱糟糟了几十年,岂止是百姓不懂,就连许多士绅们也懵懂。

    “是这个道理!”赵舒也忙点头,露出笑容:“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湖广、四川、江西,浙江,此四地之粮,足以支用半个天下,水利便捷,可以征粮。”

    “江南,福建、两广等,商贾繁荣,想必是乐意征钱的。”

    “粮区与钱区?”

    皇帝嘀咕着,旋即道:“如此,粮长制也应当废黜了。”

    “可在征粮区,以县为中心,驿站为节点,增设运粮使,可为从六品,为佐贰官。”

    “府为运粮大使,省为运粮总使,品级相机而调。”

    说到这,皇帝越发的精神。

    赵舒、张慎言、阎崇信三人,则眉头一皱。

    继县通判掌司法后,这位陛下又准备设官职,一府,一省,顶多不过几十上百人,但遍布天下,就是上千个官职。

    对于朝廷来说,每年的俸禄之支出,再增数万两。

    “陛下,钱粮赋税之事,本就是地方主官的职责,如今单独提拿出来,怕是权责不清!”

    “毕竟,主官的权力大些,做这些事也方便。”

    张慎言谨慎地建议道。

    “捞钱更方便!”

    皇帝神色不虞道:“主官之责,在于统筹兼顾,监督核查,岂能事事亲为?”

    “不过,你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几人胆颤心惊等着被数落,谁知皇帝来了个大转折。

    朱谊汐这才反应过来,区区的粮运使,很难担负这样的重任。

    所以,刑名、钱粮转运、征收之事,可以完全交给通判去做。

    这也是宋朝通判的职责,恢复传统,也不算标新立异。

    一番解释,内阁几人才算松了口气。

    阎崇信心有余悸道:“陛下,朝廷如今俸禄颇多,多增添一官,粮饷的支出就难以为继了。”

    “好了!”一阵啰嗦,朱谊汐不耐烦道:

    “解决了两个问题,赋税困境能解脱不少。”

    说到这里,皇帝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道:“如今朝廷遇难,国家困苦,想来地方藩王应该没什么意见了吧。”

    此话一出,几人目光一亮。

    正所谓开源节流,节流肯定不行,那就只能开源将目光对准藩王。

    “自洪武始,藩王就应纳税,大明律上从未说过,祖制也未曾言语藩王免税。”

    赵舒义正言辞地说道,一番话,掷地有声。

    再次强调一遍,明朝的藩王,没有免税的权力。

    藩王的收入,分为宗禄和私产,分为官田和民田。

    官田,就是皇帝赐予的食禄,比如,福王朱常洵被赐田两万顷,实际上就是让他享受两万顷土地的收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