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大明世祖 第一百零七章朝鲜使臣
    这个大明是不平等,朱谊汐早有预料。

    但是骤然闻听这个数字,他着实吓了一跳。

    两千钱,按照官方汇率,也不过二两银子。

    但江南地区铜贵银贱,四五百文就换得一两,真实购买力就是四两白银。

    “哈哈哈,公子莫要惊诧,若不是这等月钱,这些女子们怎么会抛头露面呢?”

    商人笑了笑,眼前这人的确算是土包子,而且还是外地的土包子。

    说着,他不由得介绍起来:“在南京城,普通的工人,每日也能得三五十文左右,两千钱对于织工来说,算不得太高。”

    “您怕是不清楚,南方以田改桑,粮价高企。”

    “涨见识了。”

    朱谊汐拱拱手,又畅谈了一会,这才离去。

    商品经济的发达,导致市面上物资极为丰富,同时也改变了生产方式。

    大工场与家庭小作坊并存,甚至相互扶持,渐渐碾压死了官办制造局。

    要知道,从明初开始,官方的制造局一直盛行于世,直到中后期凋零,就算是宫廷,也多采买至民间。

    但这种资本发展,一开始就汲取了官方的营养,从骨子里来说,却不是正常的。

    他们能起来,依赖于地方士绅的扶持,同样,又对其他人具有排他性。

    更关键是,这种繁荣的市场,多依赖于海上贸易。

    而拥有海船的,又是士绅。

    一旦到了清朝,实施海禁,必然就会摧毁这种大集体式的生产,小作坊占据主流。

    大明的资本,从一开始就具有跛脚性,绝难长久。

    思虑万千,朱谊汐一时间百感交集。

    不过,最后他还是琢磨出一点——明军的饷钱,有些低了。

    在这个乱世之中,军队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每月八百钱,此时已然不够。

    “钱,才是保证忠心的根本。”

    在这个人心日下的社会,朱谊汐感慨万千。

    严苛的封建礼教之下,能让少女们走出家门,不就是因为钱吗?

    这时,他已经没了兴致,直接回到了皇宫。

    他不过是离宫三个时辰罢了。

    刚洗漱一半,就有宦官急匆匆而来,连忙禀报:

    “陛下,礼部通禀,一伙朝鲜海商,言语自己是朝鲜王使节,特此来求见陛下。”

    “朝鲜?”

    朱谊汐换着明黄色的常袍,拉了拉衣袖,略带诧异:“朕登基不过二十余日,朝鲜人就已经知道了吗?”

    他谨慎道:“礼部勘验如何?莫要闹出了笑话。”

    为了维持大明的朝贡体系,以及东方的稳定,朝廷一直实行厚往薄来的朝贡政策。

    比如,日本的腰刀,每把市价最多三贯,但是明朝给日本的定价是每把十贯。

    除了按价给钱,明朝还有“回赐”,通常赏赐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同时,使臣在我国一路上好吃好喝的招待,吃喝花用都不用出一文钱,全部由明朝承包。

    如此一来,许多海商们就见到有利可图,纷纷冒充不知名的国家朝贡。

    对于朝鲜使节,朱谊汐存在怀疑是正常的。

    一来称帝的时间太短,二来,这伙人是海商改的,由不得他怀疑。

    “礼部勘验许久,的确证实朝鲜使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跪下,我的霸气老〕〔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