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自首〕〔破案需要我这样的〕〔联盟:我真不是绝〕〔坏女孩〕〔微醺玫瑰〕〔分手后,豪门掌权〕〔快穿之都是我的踏〕〔七零嫁糙汉:知青〕〔落入他的圈套〕〔诸神殿〕〔虐文女主忙抓鬼〕〔玩大了:七零知青〕〔重生!穿到渣爹以〕〔山村桃运傻医〕〔首席继承人陈平〕〔陆七权奕珩〕〔韩飞李斐雪是哪部〕〔在偏执傅少身边尽〕〔全球降临:诸天争〕〔乡村神农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大明世祖 第二十七章王徴
    朱谊汐性格很倔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前世玩象棋,即使剃光头,也要走下去,绝不认输,万一对面耗不起,撑不下去了吗?

    回了一趟匠营,朱谊汐除了视察流水线外,主要再做了三件事。

    首先,加餐,要求午餐必须加上鱼汤,或者肉汤,收买人心。

    其次,大练钢铁,增加钢铁产量,为建造火炮提供条件。

    最后,进行最为重要的标准化。

    何为标准?

    例如,长枪的枪头,必须一样尖锐、粗细,弩箭长宽也要一模一样,说白了,建造制式武器。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因人而异,好的好,坏的坏。

    帮助工匠标准化的,就是量尺。

    尺寸相同,自然就标准了。

    虽然只是初步改造,但已经足以让匠营焕然一新。

    安排好后,朱谊汐迫不及地去往了泾阳县。

    泾阳隶属于西安府,在西安城北边,相隔不过百里,可以说相当接近了。

    纵马而奔,第二日就到了。

    其实,王徴的住所,并不难打听,实在是他太过于有名。

    向导感慨道:“王佥事是天启年的进士,五十二岁中了进士哩,在泾阳很是有名,之前匪乱,他团结乡兵抵御乱匪,而且,还募集钱财,数年间,修建了一座景堂阁。”

    “十里八乡许多的乡民,都信了这个景教,乡绅们很是不满,都指责他数典忘祖,但其身份较高,都奈何不得。”

    “进士?景教!”

    朱谊汐皱起眉头,随即又一喜。

    这不就是信仰基督教的精英吗?

    “王佥事如今年岁多大了?”

    “七十五了吧!”

    向导也有些记不清,直接道:“反正是一把年纪了,威望很大。”

    进了镇中,就见一条溪流,水流较为湍急,约莫一丈多宽,数十里长,望不到边。

    而新奇的是,借助于水流,其上竟然放置了一台舂米机,或者说是锥机,其上下抡起,不断地捶打着,百姓们不时地放下小麦,碾碎再收起。

    可以说,这样的一台机器,日夜不停地足以省却大量的功夫。

    “这——”朱谊汐惊了。

    利用水力来劳作,整个陕西,怕只有这里吧!

    除此之外,河流两旁,竟然有数十个水车,源源不断的输送水流,即使是再远的坡地,也得到了很好的灌溉,小麦涨势喜人。

    入了镇中,他又看到了水钟。

    巨大的西式钟表模样,但却刻画中中式的时辰,显得极为和谐。

    乡民们也能粗略的看懂,明白时辰。

    “果然,此人没错了。”

    朱谊汐大喜,忙不迭而去。

    找上了门后,恭敬地问道:“请问,王公在吗?”

    王宅在整个泾阳县,也是数一数二的庞大,说是宅院,其实就是一座庞大的庄园,占地是极大的。

    “我家主人正忙着,您稍等片刻!”

    人靠衣裳马靠鞍,一见几匹俊逸的马匹,以及华衣贵服,仆役就上了心,忙开了门,迎了进去。

    穿过院中,朱谊汐又见到水井。

    而且,竟然是一副安装着轮轴的水井,即使是柔弱的女仆,也能摇着井把,缓缓地提水上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叶蓁墨千寒〕〔十大催泪治愈的小〕〔演员没有假期〕〔A内腔标记成结〕〔斗罗:开局签到先〕〔拯救地球从无限洗〕〔小青梅她有点难追〕〔水深火热by阿司匹〕〔重生毒女谋天下〕〔夫人嫁到〕〔四合院开局穿越成〕〔出不去  回不来〕〔怎么没有战斗过程〕〔跪下,我的霸气老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