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更新: 〔全职法师:我有一〕〔离谱,我都成不朽〕〔制周〕〔龙族:拥有炉石卡〕〔重生小祖宗她又帅〕〔穿越刘备,开局硬〕〔带着空间穿七零,〕〔武侠:开局满级金〕〔七零白富美下乡抱〕〔开局天灾,我靠囤〕〔娘娘又茶又媚,一〕〔嫡长女替嫁:禁欲〕〔娘娘们拼命宫斗,〕〔我九阳天帝,都市〕〔快穿养崽之宿主又〕〔快穿万人嫌逆袭:〕〔快穿:娇软美人沦〕〔藏于盛夏〕〔一切从华山开始〕〔夫人她一身旗袍,
六分半堂      小说目录      搜索
明朝大昏君 第264章 陈九畴回京2
    “臣参见皇上。”

    快。

    陈九畴不是普通的文官,是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文官。因此骑马是看家本领。陈九畴自己的属官都留在了陕西,自己带着一些护卫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来到了京城。

    一天奔跑近二百里。

    好在一路上,各个驿站都有准备好的马匹。

    “你很好。一路上辛苦了。”

    朱厚熜很满意。

    朱厚熜让陈九畴二十天之内入京,其实时间已经是非常紧凑。没想到陈九畴只用了半个月就来到了京城。不说别的,光是陈九畴这种做法,表现出来的态度,就让朱厚熜很满意。

    再说陈九畴真是一个好官。

    让他负责军务,他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贬官之后让他负责推广玉米种植,他又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看着陈九畴黝黑的皮肤,朱厚熜就知道陈九畴是真的用心了。

    朝廷这个级别的大臣,有几个能做到陈九畴这样。

    “一路上都有驿站可以休息,可以换马,比战场上轻松很多。”

    陈九畴说的很轻松。

    在战场上,那才是真正的疲劳。

    就像是肃州之战的时候,陈九畴是几天几夜都没能够合眼,吃的也不好。这一次回京其实不算很累。如果是其他文臣可能很累,但对于陈九畴来说,一天奔袭几个小时,然后在驿站休息半天时间,没什么辛苦的。比打仗轻松很多。

    “你在陕西种植玉米报告,朕看了,很是满意。”

    “皇上,陕西有很多适合玉米种植的地方。臣做了一份计划,这两年也重新收拾一些早年撂荒的耕地,准备明年种上玉米。按照臣的计划,未来三年之内在陕西的玉米种植耕地达到十万顷地。而且随着陕西百姓对于玉米种植了解越来越多,也在不停地挑选优良的种子,玉米产量也在不停地提升。以玉米目前的产量,五年之后陕西一年的玉米产量应该可以超过三千万石,朝廷税收可以达到五百万石左右。”

    “五百万石,五百万石。”

    朱厚熜连连点头。

    玉米果然是高产作物,还是耐旱作物。

    其实高产作物当中,如果作为粮食,玉米比红薯更好。红薯的产量也是非常高,甚至一亩地轻松可以超过千斤,远远超过稻谷、小麦、玉米产量。但这个年代红薯是很难作为粮食的。不要说是这个年代,就是几百年后,科技发展达到了一定地步的情况之下,红薯依旧是不适合作为粮食。

    红薯的问题是比较多的。

    含糖量高,而且主要以淀粉为主,营养不均匀,导致对于肠胃的刺激非常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红薯的保存是非常不容易的。

    稍微不注意,就完全烂了。

    这些因素制约红薯成为粮食。不过虽然无法成为主粮,但红薯作用也是很大的。要是种植红薯,食用红薯,可以大大减少对于粮食的消耗。算是粮食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比起来玉米不一样。

    玉米各方面来说,都非常适合作为主粮。玉米可以和大米混在一起做饭,同时可以和面粉一样做饼、做面,都能够当成是粮食来使用。而且玉米产量高、保存也比较容易。

    这都是玉米的优点。

    现在陈九畴说,五年之内光是一个陕西就能够有三千万石的玉米产量,朝廷每年能够收五百万石玉米的赋税。五百万石,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这些年朝廷对于土地进行了很多改革,增加了大量的粮食赋税。但也只是超过了三千万石,可是一个小小的陕西,能够给朝廷上交五百万石的玉米。

    这要是能够全都作为主粮,那么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大明朝贫瘠干旱的土地很多,若是能够普及玉米,那么整个大明朝的粮食产量能够提高多少。想一想朱厚熜都有一些激动。

    “陕西的田赋是?”

    “开国早期,陕西的田赋大约是一百五十万石左右。后来随着不断地开垦荒地,陕西田赋最高峰的时候达到过二百三十万石左右。不过后来持续下降,前几年的时候陕西田赋在一百七十万石左右。”

    陈九畴在陕西多年,对于陕西的情况很熟悉。

    北方地区田赋最高的是山西、山东两个省份。不过盐政“开中法”实行之后,陕西这边开垦出了很多商田。那些商人为了拿到盐引,就开始雇人在陕西这样的边境省份大量的开垦荒田。结果陕西的粮食产量一直在增加,田赋也在迅速的提高。可是明孝宗的时候废除了“开中法”,商人不需要给边关运输粮食,只要交钱就可以拿到盐引。结果这些商人都撤离了边疆省份,那些商田也都变成荒田。

    结果陕西的粮食产量再次下降,田赋也是大为下降。

    “卫所提供的军粮呢?”

    “早年陕西卫所屯田,养活陕西三镇部队绰绰有余。后来卫所屯田情况急剧恶化,为了保证陕西三镇军队的军粮,只能是不停的提高军户上交的军粮额度。太祖高皇帝之时,军户一年提供大约一石粮食,就已经足够。但到了太宗文皇帝(朱棣)之时,卫所那边每一个军户一年最少要提供三石以上。之后军户逃亡现在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了英宗睿皇帝(明英宗)之时,军户要负担的军粮甚至超过了四石。这些年军户要负担的军粮是与日俱增,不过就算是军户负担如此之重,但军队所需还是严重不足,需要朝廷的拨款。军户要交的军粮越来越多,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军户逃离卫所。在最严重的卫所,已经是六七成的军户逃离,整个卫所都是空额。逃离的军户越多,留下的军户就要承担更多的军粮。”

    朝廷在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陈九畴也是有所耳闻。

    所以如实的给朱厚熜汇报。

    朝廷还没有废除卫所,因此卫所的功能依旧存在。那就是给卫所部队提供军粮。以前卫所整齐的时候,大家每年交的军粮有限。但因为军户多,所以那些粮食足够军队使用。

    军户的日子过得还可以。

    朱元璋设立卫所制度,给卫所军户提供屯田,每一家军户都可以分五十亩地。早年的时候,只需要上交一百斤左右的粮食就可以。有些富裕的卫所军户,日子是相当的滋润。

    可惜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

    朱元璋还没有驾崩,卫所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问题。等到朱棣登基之后,卫所问题持续的恶化。特别是朱棣连连北伐,导致卫所负担太重。虽然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卫所军户已经有人开始逃跑。等到朱棣的时候,逃离的军户迅速增加。等明英宗的时候,全国卫所三分之一的军户都没了。

    可以想象情况是多么的严重。

    现在就更不行了。

    军户逃跑的太多,屯田被人侵占太多。因此压力都转移到了还留在卫所的军户身上。他们每一家现在要上交三百斤、四百斤,比较严重的地区甚至要上交五百斤以上的粮食。

    压力太大。

    因为到了现在,这些军户的屯田很多都不足五十亩,屯田不少被人侵占。家里的屯田减少了,可是这么多年过去军户的人口增加了,本来家里的粮食就不够用。可是现在要上交的军粮却是以前的好几倍。再说边疆地区的耕地,普遍质量不好,产量有限。上交这么多的粮食,很多军户自己都吃不饱饭。这样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军户逃离卫所。

    已经是一个恶性循环。

    “陕西的屯田大约有多少?”

    “登记在册的,不少于十二万顷。这么多年下来,一些卫所还进行了开垦,臣想卫所控制的耕地应该不少于十五万顷。但这都是名义上的,真正还在卫所控制当中的,已经不到一半,甚至可能只有三四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热门小说: 〔帝王受龙椅含玉势〕〔大地主[末穿古种田〕〔蒸汽朋克下的神秘〕〔龙灵墨修〕〔温柔坠落〕〔李初晨孙欣欣〕〔快穿攻略名配器叠〕〔马甲大佬是个小作〕〔贺先生别乱来〕〔全球收藏〕〔原神:开局成为璃〕〔穿成状元糟糠妻后〕〔还珠:这个格格有〕〔网游:我的盗窃SS〕〔迷雾求生:我能看
  sitemap